新闻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甘晖书记一行参加教育部“211工程”三期总结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3-03-04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为全面总结"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讨"211工程"四期的建设思路、目标和重点,2013年3月1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的"211工程"三期总结交流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这是继教育部在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之后举办的第三场片区交流会。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重点建设处处长赵玉霞、正处级调研员林晓青,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陈剑平,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及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27所"211工程"高校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甘晖代表学校出席会议,"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姚若侠、副处长闫文杰等一同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赵玉霞处长、陈剑平处长先后做了重要讲话。赵玉霞处长介绍了"211工程"三期建设与前两期的不同、验收方面的特色以及对建设成效显著高校的奖励原则,同时指出了"211工程"三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她指出,"211工程"对改善高校教学科研条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吸引和汇聚优秀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应更加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监管体制的完善。陈剑平处长回顾了"211工程"的诞生背景及前三期建设任务的变化,他指出,随着建设工作的推进,"211工程"越来越重视内涵发展,对各级部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单位应进一步明确思路,确定科学的目标和定位,推进管理创新,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最后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211工程"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建设最早、投入力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广的项目,开创了一个国家通过重点投入,迅速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先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争相效仿。经过十几年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科与国际上先进大学的优秀学科差距大幅度缩小。通过重点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增强了在国际上的自信、自强和自主,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他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正确把握定位,增强信心,将"211工程"持续深入地推进下去,同时,我们要创新管理,强化特色,促进内涵,追求卓越,将我国的高等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在会上,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大学的代表做了本校"211工程"三期建设的经验介绍,参会高校围绕"211工程"四期的基本思路、建设目标、建设重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甘晖书记参加了校领导组的讨论,姚若侠处长等参加了211办主任及工作人员组的讨论,他们分别代表学校介绍了我校"211工程"三期的建设成效、不足以及关于"211工程"四期的思路和建议,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